说到三国,人们脑子里一定都会蹦出很多名将名相来,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。各种人才喷薄而出,在那段风云激荡的时代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雄浑乐曲。
在那个时代,如果说到张郃,恐怕了解点三国历史的人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。张郃
(?-231年),字儁乂,河间鄚人。东汉末年,应募参加镇压黄巾起义,后属冀州牧韩馥为军司马。191年,袁绍取冀州,张郃率兵投归,任校尉。因破公孙瓒有功,迁为宁国中郎将。后在官渡之战中投降曹操。此后,随曹操攻乌桓、破马超、降张鲁,屡建战功。继与都护将军夏侯渊留守汉中。215年,率军进攻巴西宕渠,被蜀将张飞击败。后任荡寇将军。
219年,从夏侯渊迎战刘备军于定军山,当夏侯渊战死,全军危急之际,张郃代帅,率部安全撤退。后屯陈仓。曹丕称帝后,升左将军,封鄚侯,奉命从曹真击平安定羌胡,后与夏侯尚围攻江陵。
张郃
228年,随曹真西拒诸葛亮,在街亭大败蜀军,迫其退回汉中。因功升征西车骑将军。231年,领兵追击蜀军,至木门中箭亡。张郃戎马一生,以用兵巧变、善列营阵,长于利用地形著称。
从上面可以看出张颌一名不可多得大将,但也是死于诸葛亮之手,有的人说是司马懿故意害死张颌,也有的人说张颌自大追击诸葛亮被杀,那么真正历史上张颌是如何死在诸葛手里呢,是不是司马懿故意杀死的呢?
这个问题在陈寿的《三国志》,裴松之的注和司马光的《资治通鉴》中记载各异。这也让人对于张郃的死亡有了一些怀疑。
在陈寿那里,他是这么说的:“
诸葛亮复出祁山,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,亮还保祁山,郃追至木门,与亮军交战,飞矢中郃右膝,薨,谥曰壮侯。
”
展开全文
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中则记载:“
亮军退,司马宣王使郃追之,郃曰:‘军法,围城必开出路,归军勿追。’宣王不听。郃不得已,遂进。蜀军乘高布伏,弓弩乱发,矢中郃髀。”在司马光《
资治通鉴
》则写道:“
亮以粮尽退军,司马懿遣张郃追之。郃进至木门,与亮战,蜀人乘高布伏,弓弩乱发,飞矢中郃右膝而卒。
”
司马懿
从张颌的个人履历来看,张郃
当年本是袁绍手下的将领,后来转投于曹操,在曹操营内战功赫赫,诸葛多次北伐过程中,张颌跟着曹真和司马懿,表现也是可圈可点。
张颌当年的街亭一役也能间接说明张颌并不是那种有勇无谋的勇夫。
所以张郃的死有可能是司马懿捣的鬼。
既然认为是司马懿要除掉张郃,那司马懿的动机何在呢?首先,
张郃身经百战,临战经验丰富。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多次给司马懿提建议,
司马懿感觉冒犯了自己的权威,最后赌气逼着张郃出战。也有可能是司马懿想借诸葛亮之手除掉张郃,为自己独揽大权奠定基础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